个人登陆    |     企业登陆
服务热线:400-6363-777
所在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墓价如房价上涨缘何走高 何以解忧

墓价如房价上涨缘何走高 何以解忧

发表日期:2012-06-08

“一块墓地就三万块,要是再过几年,这块墓地的价值就能翻几倍,一转手可以卖10万呐!”,《非诚勿扰》中那位墓地推销员的话,想必让不少观众忍俊不禁。不过,电影中的戏谑,恐怕不仅来自生活,简直就是现实的写照。临近清明节,推销、买卖墓地的广告又开始热闹起来,然而高昂的价格却让普通百姓直呼“死不起”.有人感叹:“做了房奴还要做墓奴!”还有人无奈地自我调侃,“人生短暂,死后也烦。”

  高价墓,缘何存在?

  三月的皋城,连遇低温和阴雨,路人大多裹着大衣和围巾。然而,在街角一隅,居民家中的小院墙头不经意地露出了几朵粉色的桃花瓣,在熙攘的街头上,悄然吐露一丝春的暖人气息。而此时,位于近郊的一块墓地,却显得格外安静,因为忌讳,市民们往往都绕道而行。

  坐在出租车里,记者远远地看见了标有该墓地的指示牌,按照这个标志方向,找到了该墓地的正大门。只见整个墓地依山而建,墓碑鳞次栉比,绿化整齐美观,如果不是发现花圈与纸钱的售卖处,记者还误以为进入了一个大公园呢!见到有人来访,一位王姓工作人员立马迎上询问,在了解记者的“看墓意愿”后逐渐放松了些,话也渐渐多了起来。

  “临近清明节了,有不少人来挑选墓地,如果想要的话,我领着你们到实地看看。”老王慢慢地说,这里环境优美,最便宜的8000多,1万、3万、5万、9万,10万以上的都有,其中包括安葬费和3年的管理费。

  在老王的带领下,记者进入墓区,发现位于山坡中间部位的普通区已经“碑满为患”,平均每个墓地的占地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,价格在1万--3万元不等,而越往山顶墓地越“宽敞”,环境也越好,价格自然也是随之增高。“这里最贵的墓地近12万元,风水、地势都很好。”在老王的指引下,记者在山顶处看到这块墓地,墓地周围绿树成荫、建设豪华大气,远眺时青山绿水尽收眼底。“这一切都属于无形资产,是很难用钱衡量清楚的。”老王说。

  随后,记者又走访了市区近郊的几处墓地,墓地的使用情况及其价位大致如此,10万元以上的高价墓也是屡见不鲜。记者调查发现,这些高价墓的追求者却不在少数。“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落叶归根,祖坟建得好,才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。”确实,老王的话代表了大多数购买者的心态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的发展,人们越来越不差钱,而众多的买主也愿意用金钱来购买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的美好生活。一些买主甚至还会带着风水先生现场勘察,重视程度可想而知。  

墓地价,因何走高?

  据了解,这些高价墓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距离市区较近,环境和周边配套较好。而除了土地成本上涨之外,一些“活人墓”的出现也使供求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,记者调查得知,墓地炒作和市民担忧已经对墓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
  “房子涨了、菜也涨了,墓地价格肯定也会涨,早买早划算,反正都是要用的。”市民王玉芬(化名)说,去年5月,在王玉芬的强烈要求下,自己的子女带着老两口在近郊的几处墓地转了一圈,“两年前这款中档双人墓只要3800元,现在将近5000元,而且还会往上涨,早买的位置好。”业务员推销的话语,更加坚定了她买墓的决心。去年11月,王玉芬花了8000元在市区近郊某陵园购买了一座双人墓。而王玉芬此番举动算得上“英明”,日前记者按照王玉芬给的号码电话咨询时,同等类型的墓地已经涨到了将近9000元。

  正是基于“墓价如房价上涨”的担忧,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加入到提前买墓、以防不“测”的队伍中去,在走访中记者发现,对于买主的这种需求,大多数墓地经营者都表示默认和欢迎,一些精明的殡葬服务公司更是办起了中介和业务员的角色,预买和囤积墓穴,然后再向有需求的市民兜售,以此赚取中介费用和差价,我市多数墓地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销售“活人墓”现象。然而,2001年颁布实施的《六安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》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:禁止非法买卖、出租或转让、预售墓地、墓穴等不正当营销活动。对买卖、出租或非法转让、预售墓地或墓穴等不正当营销活动的单位或个人,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民政部门依法处理。

  在近郊墓价上升的同时,一些人则把目光投向了乡镇。一些环境优美、交通便利的墓地更是备受青睐。而与近郊墓地相比,乡镇墓地的价格则“亲民”了许多,在2000--2万元不等。而如某业内人士所说,“那些墓地应该是农村为村民建立的公益性墓地,墓地的定价肯定要比市场价低。但是,由于利益的驱使,一些公益性墓地的价格也开始涨了起来。而根据相关规定,农村公益性墓地不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,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”的确,当记者以购买者身份咨询这些墓地时,墓地的业务员们几乎是异口同声:“没有身份、地域限制,有钱一切都好办。”  

墓之忧,何以解决?

 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2011年年末,我国总人口数约在13.4亿左右,60岁以上人口达到1.85亿,人口死亡率约为0.7%,每年我国有近7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变为坟地。传统的“入土为安”殡葬观念导致墓地资源迅速消耗,死人和活人争地成为一种社会现象。有学者甚至提出警示,随着土地资源的消耗,“无地可葬”将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  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,2009年至2011年,我市每年死亡人口数约在3.4万到3.5万之间,而全市目前拥有经营性墓地9家,公益性墓地600余家。“总体来说我市墓地是够用的,但是随着城镇化和老年化进程的加快,土地资源将会越来越紧张,我们必须探索新的节约型殡葬模式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说。

  2011年4月,民政部在发布的《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(2011)》中特别提出推行生态殡葬、建设生态公墓的战略构想。而在我市的舒城、裕安等地也曾出现过骨灰楼、骨灰堂等骨灰存放场所,今年我市更是出现首例遗体捐献者。“这些殡葬方式值得鼓励、肯定和宣传。但就实际情况来说,推行树葬、水葬、花葬、草坪葬等绿色殡葬对我们来说依然任重道远。”该业内人士说。

  对此,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马启俊认为,移风易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需要全社会都参与其中。首先,政府部门在殡葬改革方面需加大力度,从政策、宣传、教育等各方面着手,规范殡葬行业的管理。其次,加大宣传力度,对一些好的做法大力提倡,对于不好的也要给予批判。还有就是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,提高公民的思想素质。从小就教育人们怎样正确地看待生与死,怎么正确地表达哀思,教育其在行为上尽量文明化。


 

分享到:

上一篇: 墓地看涨“生当做房奴 死亦做墓杰”
下一篇: 墓地管理费20年一轮回 亟待公墓管理制度